《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一书由香港心一堂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朱怀元先生(汪永泉大弟子),书中资料由朱春煊先生(朱怀元之子)提供。本书通过理论结合到实践,较为详实的呈现了杨式汪脉由杨健候、杨少候、杨澄甫到汪永泉、朱怀元的技艺传承,为后学打开太极拳功(内功,养生,技击)奥妙的地图,指明了汪脉内功修炼的途径,是学习杨式汪脉传承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一、前言
太极拳乃是祖国文化宝库中关于养生术内功太极功的一种。太极功包括坐功、行功,太极拳就是行功,即在运动中培养内功(神、意、气化合)。
太极拳行功在不同台阶(七个台阶) ,根据行功者的年龄、身体情况、练习目的:招或术、养生或技击等,姿势可以大或小,高或低、快或慢,所谓太极拳的高、中、低架,大、中、小架,快架、慢架等。太极拳本无特定之招式,为教学之故,非不得已通过招式、套路、推手(揉手)、器械等去掌握内功与外形的配合、阴阳动静等。
太极拳自杨露禅宗师、杨班侯宗师及杨健侯宗师父子三人,清末自直隶省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到北京授拳,与人较技,未尝一败,世称“杨无敌”,太极拳始广为人识。当时清朝权贵、王公贝勒,争相从学。如清朝的多罗隐志郡王爱新觉罗载治便师事杨露禅宗师,及后其子爱新觉罗傅伦贝勒及汪永泉先生父亲汪崇禄先生(贝子府总管)则随杨健侯宗师习太极拳。
汪永泉先生自少跟父亲随杨健侯宗师学太极拳并特别被允许到杨家家中学拳,又得杨健侯宗师子杨少侯宗师、杨澄甫宗师教导。在这样的背景下,汪永泉先生学到了杨氏家中不外传的太极拳内容。
历来太极拳中内功及技击内容从不轻易传授,杨氏三代虽然学生门人众多,就是正式拜门弟子也不少。可是除招式、套路外形外,太极拳的内功及技击“只传给子孙和少数徒弟。所以后辈真正得到技击之道真传者,除杨氏子孙外,确实不多了。”
传统上太极拳对传人的选择及传统内功技击之道时是非常谨慎严格的,例如汪永泉先生大弟子朱怀元先生,1934年开始跟随汪永泉先生学拳,过了23年,到1957年才正式拜师,接纳及被选为门下大弟子。又如朱怀元先生对已入门拜师之弟子,要再观察其德行及行功程度,按部就班传授诀要。传授时,要在室中,门窗须关上,不能有第三者在场,所谓“六耳不传”。
朱春煊先生说:“汪老生前常说自己只学得了杨家老前辈的功夫十之二三,而现今在世汪脉的门人中,也与汪老及其早期弟子如朱怀元、孙德善等前辈有一定差距。”眼见太极拳很多珍贵的内容面临失传之际,决定公开父亲朱怀元先生的遗稿、笔记、拳及推手的照片及录影:内容包括笔录汪永泉先生口述杨氏家传的太极拳内容(和杨健侯宗师、杨少侯宗师、杨澄甫宗师们的心得)、及汪永泉先生、朱怀元先生精研数十年的心得,可说近百多年来、几代太极拳宗师的心得结晶,“讲自己如何将前辈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的体会”。
原部分内容只曾对门内弟子教授,不打算付梓或公开,现在朱春煊先生打破禁忌,无私的将之公开,是希望给有兴趣于此道者,不要单着眼在外形姿势之上,要抢救、恢复、互相钻研、领悟太极拳博大精深的内涵:掌握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及神、意、气化合的内功,正心养气修身,外以武事御敌,以拳入道——由武术、武艺臻武道,得功成大用、纯任自然、天人合一之道。故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曰:“道法自然”。
我们在整理、编校过程中,将朱怀元先生的遗稿、笔记的内容次序重新整理、修订标题;在处理拳照时,听取朱春煊先生的意见,未有将朱怀元先生的整套拳照及其他老前辈的拳照附上招式名称,希望使读者欣赏、琢磨老前辈行功时的神意、气势,而非流于拳架外形的比较。不过,限于编校小组水平,内容的次序安排、标题、文字校对、注脚等恐有疏漏之处,恳请方家不吝指正。
二、太极拳宗师汪永泉先生
杨氏太极拳一代宗师汪永泉先生,满族,号在山,生于光绪三十年岁次甲辰(1904年)正月初六,卒于1987年12月9日,享年83岁。曾任北京市武协副主席。
汪公生前淡泊名利,安于清苦,献身拳艺,教学严谨,为人忠厚,时刻钻研,细心体悟,真实地继承了杨健侯、杨少侯父子太极真功的精髓,并传给了以朱怀元为首的几批有心的弟子,使杨式太极拳得以延续;还著书立说予以总结,即《杨式太极拳述真》一书,汪公一生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精力。
汪公之父汪崇禄(贝子府总管)和溥伦贝子一起在贝子府向杨健侯宗师、杨少侯宗师父子学习拳艺多年。七岁开始跟随父亲在杨家练功﹐并经常给杨少侯宗师做靶子表演推手,杨少侯展示发劲表演给王公大臣们观赏,而汪公从不断被发中逐渐体会出太极内功之奥妙。杨健侯洞察到汪公之勤奋、聪慧与不断表现出的天份,深爱有加。因健侯公当时已封门不授徒,遂指定汪公拜杨澄甫宗师为师学习,自己也代子传艺,将杨家之绝技倾囊相授。在杨家门裡有机会向杨健侯父子三人学过太极拳的人极少。
汪公练习拳架特点是:舒适、开展、美观、大方。
汪公推手发劲乃继承了杨少侯之衣钵,充分发挥出“动中求静,以静制动”的原理,特别体现出了杨式太极拳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的真实内涵,使弹簧力之类独特的功夫达到神奇的境界。
1926年起汪公在“今是中学”教拳,后1934年开始在协和医院教授杨式太极拳,朱怀元、张孝达就是这时开始向汪公学习拳艺的,1957年在众多学生中有朱怀元、孙德善、张广龄、高占魁、张孝达成为汪公的第一批入室弟子。1977年汪公古稀之年开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传授杨式太极拳,院内有许多中老年人一起参加了这项业余活动,此间孙德明、齐一、王平凡、孙耕夫、丁冠之、彭诚成為第二批入室弟子。
汪公淡泊名利,安于清苦,献身拳艺,教学严谨;为人厚道正直,并且以身作则,从来不对其他拳种和流派的功夫说三道四,更反对学生搬弄是非。
三、汪脉传人朱怀元大师
朱怀元大师﹐生于1911年5月16日﹐仙于1999年2月27日﹐享年88岁。
朱怀元大师自幼酷爱体育运动﹐年青时是体育健将。尤其足球和羽毛球很有成就﹐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已在北平足球界很有声望﹐羽毛球也堪称一流﹐曾在协和医院与印度尼西亚国手交锋﹐对方很是佩服。
朱怀元大师1932年受教于王海蓉老师学习如意通背拳﹐颇有心得。1934年在协和医院有幸跟随汪永泉宗师学习杨式太极拳﹐1957年正式拜在汪公门下﹐一直到汪公仙逝。朱怀元60年如一日﹐是汪公用一生心血培育的汪脉传人中佼佼者之一﹐是诸多汪脉弟子中功夫最佳﹐学生最多﹐影响面最广的人。他一生从不张扬﹐默默练拳﹐潜心钻研﹐精心授徒﹐为继承汪传杨式太极拳﹐为杨式太极拳脉传播延续﹐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较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在他的门生中,有许多功夫出众者,并各具特色,如李和生、石明、石长河、胡立群、李延玺、魏显忠、张铭心等,必将还会有许多出类拔萃之人,历史会证明。
四、练习太极拳须知
太极拳乃是祖国文化宝库中关于养生术内功太极功的一种。太极功包括坐功、行功,太极拳就是行功,即便在运动中培养内功。太极拳开式就是静中求动,因为这一动产生了种种变化,从而动中求静。有动就必须有静,有静就必须有动,此即所谓“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阴阳相济,谓之太极”的原理。否则“久动阳尽必伤,久静阴虚必馁”。
因此在练习太极拳时必须明确太极“一动阴阳生”,掌握动中求静,静中求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开中寓合,合中寓开的意理。要知道过实必浊,过虚必馁,不可单独去追求一种动或静、虚或实。故而杨镜湖(杨健侯)老前辈说过:“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练拳人想要达到化境,必须以轻灵为本。
欲学习太极拳,首先要端正态度,明确目的,才有裨益,不然就会走入歧途,不仅无益,反而在练习过程中被功夫驱使,体内气脉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损伤健康,从而导致慢性病。因此,切宜慎重。
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和信心,否则容易畏难中辍,练到中途丧失信心,或一时觉得无所收获而停止锻炼,或见到其它适合自己的功法而见异思迁。
另外要注意,千万不要把拳谱中适合自己的片段或词句挑出来,单独下苦功夫去练。这样做很容易出差错,轻则把太极拳练得复杂化,重则由于日积月累反而练出病来,很难医治,着实为害非浅。
以下歌诀是对初学者的基本要求,初学者必须将它贯穿到拳架的练习中去。
【练拳歌诀】
欲学基本太极拳,身形直立顶头悬。
全身肌肉要放松,一定气要沉丹田。
神宜内敛莫外散,才能得到意气圆。
练到任何姿势时,呼吸始终要自然。
以意导气来运行,意到之处气亦通。
若能全身无滞处,才是真正太极功。
必须时刻去钻研,动静随机紧相连。
必须每日无间断,自然祛病又延年。
【汪永泉老师授太极拳要领】
三尖相照:上照鼻尖,中照手尖,下照足尖。
内外三合: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此外三合。
四 忌:用力蓄气、挺胸提腰、耸肩缩颈、动作停滞。
八 要:沉肩坠肘、惯顶吊裆、叩齿舔腭、含胸松腰、纯任自然、内外相合、阴阳相济、动中求静。
五、理论和功夫的关系
练习拳架必须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这很难。不作全面理解,并经长时间锻炼,研究是不可能能达到这种意境的。
因此,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练的是什么样的功夫。目前最常见的一些太极拳谱所讲的,大部分是汇集或转录前辈的理论,而讲自己如何将前辈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的体会则很少。
太极拳有养生和技击之分,在研究实践中,应当根据老前辈规定的原则,将养生和技击分阶段来练习,先养生后技击。这是练拳的正确方向,把握住它才不至于把拳谱中的词句,不分程度不分时机地胡乱用到拳架的练习中去。
有的人虽然练拳数年之久,还不知自己练的是养生还是技击拳架。有人用养生的拳架和身形手势,去作技击之用,把拳架练成奇形怪状。
有人片面追求松、软、慢、匀,而在身形手势上不甚要求规矩,把养生拳架练成萎靡不振,产生了停滞,而这种停滞积存体内,不仅功夫练不出来,反而损伤身体,实在应当谨慎。
其次,要知道理论是练习拳架的方向。只懂理论不结合到拳架中去下功夫是空谈;只管下功夫练拳不懂理论就会迷失方向。所以练拳必须将正确的理论结合到拳架的练习中去,天长日久,本身的神、意、气就会逐渐增长充实,自然精神饱满,体质健壮,内气充足,运用自如,这就是功夫。从而使身体得到好处。
所以理论和功夫缺一不可,同时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的。当功夫增长超过理论时,找到练功方向;当理论研究超过功夫时,自觉身形手势不合要求,就应纠正自己,刻苦追求,提高功夫;即使自觉功夫已达到理论要求,还需进一步深入提高时,仍需要理论指导。
理论与功夫,本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练拳一定要将之相互配合,相互运用才能练出有理论有功夫的太极拳。
六、太极拳七步台阶
第一步:上下相随
【汪永泉老师曰:】 初练时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上下相随,一动无有不动。上下相随就是由头顶至足心,把身形调直,使意气下沉至腹腔,充实盈满后,再松散送至四肢,相连起来,上下一体,由头顶至尾闾掌握住中正安舒,然后再贯穿到四肢开始运动。运动拳架时两臂在周围的圆圈之内,松软圆活,不用强力同时两胯轻松,掌握住两腿意气放松下至足心,轻灵变化,虚实分清,两手心与足心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上下是指由头到脚心,必须把意气松散到四肢,然后再相连起来上下一体,由头顶至尾闾要中正安舒,支配到四肢,就可一动无一处不动,两臂在身体周围圆圈之内,松软圆活不用强力地运用拳架。两胯轻松,掌握住由两腿到脚心,轻灵地变换虚实,两手心与两脚心相配合。如此上下协调地运动拳架,不要把身体分成上下两截,只运动半截拳架,一定要上下一体。
第二步:内外相合
【汪永泉老师曰:】 练习太极拳的第二个要求是:内气与外形相结合,在运动拳架时,每个姿势都必须要有内气的供给,把内气贯穿到姿势中去。因此,在练拳时必须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每个姿势的开展必须明确是内气运动外形,外形的运动要靠内气的供给。内气是否充实,是否能供给姿势用,练习时内气不足勉强锻炼就会损伤身体,日久产生疾病。如果不顾内气,只在外形上要求姿势美观,甚至勉强追求自己水平达不到的难度,或因思想上产生不正确的想法,练法也就不同了,违反太极拳的原意。以上这几点都是不考虑自己的体质如何,而勉强锻炼,结果必然损伤身体。
凡练习太极拳者,先要明白内外之分。所谓内,就是人体内部的神、意、气;所谓外,就是指手、足、肩、肘、腕、腰、胯、膝等。神意气虽然没有形状,却是身体的本质,神意气充实,身体必然强壮;神意气亏损,身体必然虚弱。因此,练拳必须以培养内气为先为主,练好内功,使神意气充盈,并发展到外形。故拳谱要求“发于中,形于外,达于四周”,“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只有内外相合,以内功运动外形,要动,内外都动;要转,内外都转,要开皆开;要合,内外全合。这样才能练了内功也就练了外形,练了外形也就练了内功,练一天有一天的收获。相反,如果不用内功运动外形,单纯的去练外形,由于内气不充实,而支配外形姿势变化的力要由内功供给,后继乏力,反而伤身,功夫俞勤,身体亏损俞大,慎之!慎之!
以下是前辈把内功与外形的关系结合到练拳者身上的歌诀:
【练拳歌诀】
外转内不转,谓之跑,有跑而不随,必倾。
内转外不转,谓之藏,有藏而不献,必馁。
外开内不开,谓之支,有支而无源,必断。
内开外不开,谓之续,有续而不展,必憋。
【汪永泉老师曰:】要把旋转和开合的内外之劲互助互随方能有用。
总之,只有内外相合,互助互随,才能得心应手。凡有不随不合之处,谓之妄动。
第三步:内外相合的上下相随
【汪永泉老师曰:】 在运动拳架时要使内气与外形相结合,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的运动是无形的,看不见的,所以内气运用的舒适通畅与否在外形上是看不出来的,因此,如何把内气贯注到姿势中去这一段练习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它不但要有理论的配合,还需要有明人的指导才不会产生差错,影响身体健康。内外相合在外形上看来,内气与姿势不要相互等待,互不调和。在做到内外相合以后,还要保持第一项的要求“上下相随”以免产生呆板之像。
即然懂得了内功与外形相结合的关系,就要用“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的方法来练拳,由于运用内气是无形的,内气运作的舒适畅通与否在外形上是看不出来的,而运动拳架的姿势则见于外形,每个姿势在运动中与内气相结合的程度如何,是否合乎理论上的要求,应当细心体会。要运用内气,将其贯穿到外形姿势上去。若结合不好,从外形上看,好像在等内气的供给,形成内气与外形相互等待的局面,姿势显得僵滞停顿。因此,内外相合之必须与上下相随结合起来,才能不限于僵滞停顿。
第四步:拆架子
【汪永泉老师曰:】 太极拳是前人把各种应敌之招综合起来编成的套路。因此,不论哪一种套路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练习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进行拆改。但是在理论上的要求则是一致的。在练习固定的招式、拳架过程中,必须遵循理论的要求进行练习,才能练出功夫。
以下有两个要求:一是养生、二是技击。
一、养生。 招是固定的,在运动中有起点、运行、终点和变换等姿势的要求。把姿势练熟后,就要按照前面讲的内气供给姿势的要求进行锻炼。这样不仅在外形上锻炼了筋、骨、皮,同时也培养了充实的内气,对养生有很大的益处、姿势得到了内气供给就产生了功夫(即术),招中有了术才得到了后源,术中有了招才能使动作舒展,方向明确。这就是知己之功。
二、技击。 技击是应敌之技,在用时有两种功夫:一是招,二是术。招是有形的;术是无形的。凡是用招胜人的,都是后天的强力,笨拙、变换不灵活,这种技击法近于长拳。例如用某种招控制住对方的某种身形和手势,所体现的强力是有形的。用外形控制对方的外形。二是术,术是无形的,是一种内功,用神意气的集中。术是经过锻炼把神意气练得充实后,再用之侵袭到对方的身体内,渗入影响对方,使其失中,然后发之。
拆架子就是要把拳架中的每个姿势拆开单练,不限某个姿势必须连接某个姿势,但是每个姿势和每个姿势又都能相连。有的人把拆架子的身形手式误解为应敌致用的练法,另有一套对于技击的身形手势的要求,以后再讲。拆架子的原意是要求在每个姿势中内气与外形相互配合,使神意气得到舒适开展,以达到养生的目的。拳架经过拆开以后,每个姿势不论是在变换还是在定式都不要离开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个字诀的原意。练习时,每个姿势都必须有起点、运行、终点、变换四个过程:
一、起点:在姿势未开前,全身必须中正安舒(中正安适),把内气调顺直,放松到全身,贯穿到外形,保持圆活之意。先把棚靠劲做好后,再做下一个过程——运行过程。所以起点过程又叫作预备过程。
二、运行:起点过程全部做完后,在不停顿的情况下,向要求的方向上去运行,两臂舒适开展,两胯平送,两腿轻松微曲,本身劲源要放在两腿中间下垂,要有前后随便移动之意。
三、终点:把姿势运送到要去的正方向上,必须保持身形正直,两臂轻松,手指微曲,全身中心放于两腿当中。此时内气要以通畅呼气为宜。切记不要憋气和蓄气,不要因为追求姿势而使以上的要求变形。
四、变换:变换过程是练习拳架中最重要的一环,起到某一个姿势和下一个姿势互相连接作用。连接时要合乎以上的一切要求并绵绵不断,保证身形手式都合乎正确姿势,没有丝毫妄动。
第五步:拆手
【汪永泉老师曰:】 练太极拳的第五个要求是拆手。在练习知己之功的拳架时,都是用手做出姿势,指出方向,领出内气的去路。所以姿势练得正确与否,和内气练得舒畅得意与否,均表现在身形手势上。因此,对手势的要求非常复杂,手必须变换灵活,随机应变,不要有死规矩和固定的姿势。
手无定向,但有它一定的活动范围,不是乱动。要保证在任何动作中都要按照养生的原理,掌握养和散的道理,而掌握的好坏全在于手。在练习知彼之功时,手更是重要的,与对方接手都是先用手接。拳谱讲“唯手先着力,即时松开”。因此与对方一接手就要做到听、懂、化、问,这些功夫是无形的,叫做“术”。手必须掌握术的功夫,才能保证做到轻灵、变化无穷、随机应变。明确了招和术的关系后,进行练习,把功夫练到身上来,然后再贯通到手上,这叫做“功夫上手”。以后逐渐达到拳谱所说的阶及神明(就是融会贯通的最高阶段)。这样与对方一接手,就能先觉察到对方的动向,这叫做懂劲。
练习拳架时,手势最为重要。凡一动都是由手先动,指出方向,作出姿势。所以手必须从中心起始扩展到要去的方向,既使要作出开与合的要求,也都要在手上表现出来。每个姿势的过散、缩、馁,也要通过手势的变化。这属于知己之功。
至于知彼之功,就是在与对方接手时,也是如此。拳谱所讲:“唯手先着力,即时松开”,就说明手是懂劲的先锋,应敌时,功、守、去、化、转、变全在手的一动之间。又因为它是发劲之端,在身形中必须要有发劲之源。
另外,每个姿势变换之间,不要把手势固定成为死规律,要每个拳势和每个手势都可以随意拆开,变换无穷,是要在开合当中去求变化,也就是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这就要求作到“手无定向非乱动,身无形式不是停”。总之手势一动必须要与本身劲源互相相应配合,尤其是在技击中,才能作到知己知彼。
以上所谈的知彼之功,是对同门或练法大致相近者而言。若遇到拳路不同或者相反者,就要考虑自己对各种拳路的了解。因此平时不但要懂得自己拳路在武术中的运用和类别,还必须懂得太极拳的基本理论,以掌握拳架的变化。
第六步:分劲
【汪永泉老师曰:】练太极拳的第六个要求是分劲。一般所谓劲儿,即是把本身的神、意、气集中到一点上去,把这个点运用到某个姿势上去,经过长期的锻炼以后就会逐渐扩大增长起来,变成一种力。这种力是经过锻炼取得的,乃是后天之拙力。这种力形势大,动量滞,变换迟缓,去路亦直。在技击方面用起来,因身形动作大运动量较强。因此是内气产生波动,易于浮躁。这近于长拳的练法和要求。
初练太极拳的人觉得太极拳的练法相仿,其实不然。如果按照太极拳理论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逐渐把理论与姿势结合起来,就会很明显的感觉出来,上面的练法和要求是与太极拳不同的。
练习太极拳的要求是把本身的神、意、气化合、归一、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轻灵圆活之劲。这种劲是以意气混之为主,其本质即以气为主。因此对它的要求是空、虚、散,而不是集聚的。这就是太极劲又叫做先天劲。这种劲与姿势的关系:就是利用身形手势,给这种劲开出去路、指出方向,使它能自然畅通,输出无阻。这种用法只是在应敌时一现之用,切切在练拳时随意输散,以免致伤身体,影响养生。
在运用时不要把它直接贯穿到某个姿势上去,而产生劲端。这样在应敌时遇到强力就会使内气返回本身致伤身体(因这种劲的后源是气体)。因此必须在练拳时把某种劲学会。例如:掤的姿势,必须把掤劲学会。捋的姿势必须要把捋劲学会。在学会各种劲之后,在练习拳架时那种姿势都不会是贯穿一种劲。因为某个姿势用的劲是随机应变、因敌制宜、变化无穷的。故拳经讲:“某个姿势必须把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随意使用。谓之八八六十四手。”
另外,不论哪一种拳术,它的每个姿势都准备做好胜敌之招数,这种招式是明显的、有形的,是容易识别的。凡是用招战胜对方的,对方就会用更高的招来抵抗。所以,招与招的纷争,就要看谁的招高、力强、手快,所谓高招也不外乎手快、力大、变化灵活等等,在交手时就要看谁对于这几项功夫熟练,谁熟练谁就能取胜。但是,这些要求都属于外形的、是容易识别的。
所谓太极劲,就是本身的神、意、气的化合,是无形的,又叫作先天劲,它是变化无穷的。
后天的拙力,是神,意,气的集中,是有形的,是实的,是变换不灵的,所以练拳时不能用后天拙力。因此练拳时要注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把后天拙力分散开,使自己的神、意、气化合得自然舒展,才能运转轻灵,变化万种。每个身形手势在动静开合之间都不要单独使用某种后天拙力。注意,用后天拙力就会影响先天劲的灵动。用先天劲时,神、意、气是缺一不可。
发劲时,不是把劲和某个姿势固定在一起,劲是灵活运用的,是在一个个姿势中,如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都可以灵活运用,脱离这八种劲的原意就是妄动。
姿势是固定的,劲是变化的。接手时,切记不要主动用某个劲去侵袭对方,而要适应对方来劲的需要,随机应变地向对方身体中舒展出自己的发劲之点。此时只有轻灵才能听懂对方来劲的劲端和劲源,达到懂劲的程度,而这一切都在于接手。
接手时,自己的劲千万不要被对方的劲混合在一起,一定要分清敌劲我劲。正如歌诀讲:
接手分清敌和我,彼此之劲不混合。
不受手快来侵袭,不受变化影响我。
不受强力来欺压,不受牵来不受扯。
千招变化如新接,自由圆活属于我。
可知,在运用时,可以主动地运用自己的劲去混合对方的劲,千万不能让对方用他的劲把自己的劲混合过去。这是应敌时最关键的,也是决定胜负的。
第七步:入化
【汪永泉老师曰:】入化境是最后一个要求,这是对前六种练习方法的总结和综合运用。要把太极拳练好,首先必须把前六种要求熟练精通。练拳架时要逐步做到虚实分清、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招术分清、开合分清,还要把姿势与劲分开,身形和手势分开,知己和知彼分开,集中与分散分开,养与伤分开。
把以上有形的练法分清以后,再融合在一起化于无形,若有若无,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守规矩而脱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练到此时才能达到空虚、无滞、动静自如、无形无象、全体透空。这样心性自然得到保养,百病不生,延年益寿。只有通过长时间的锻炼以后,才能体会入化境的奥妙。这是很难用笔墨来表达,只有口传心授才能得到。
凡练习太极拳者,最后都应达到入化的阶段,否则就不能真正得道太极拳的奥妙。入化也就是把上面六步分阶段练习精通以后,再融化在一起,随机应变,圆活运用,得心应手,动作轻灵,变化无穷。以上六步,原来一体,所以要分阶段来练习,就是为了要学通学精。为此,不仅要长时间地去锻炼和研究,在练习入化境时,还要搞清楚以下几方面的关系:外与内的关系及开与合的关系。
【歌诀】
入化本是集中意,无形无相莫猜疑。
掤捋挤按皆非似,真得化境万归一。
练入化境是奇难,投门寻路找真传。
真传易找功难练,一朝得道不费难。
练拳一定要有门,用时必须要有路。
入门引路需口授,得来全不费功夫。
七、内功与外形
【汪永泉老师谈内功和术】所谓内功,就是神、意、气,它是无形的,用内功支配全身。交手时用自己的神、意、气控制对方的神、意、气,这种方法叫做术。在用术控制对方的术时还必须有招。这种招是无形的,它必须在实中求虚,以虚带实。
凡与对方一接手就听懂他的神、意、气的动向和根源,还要在对方的身体中给自己的术找出通畅的道路,使我的神意气得到通畅,畅通无阻,这就叫无坚不摧,无路不通。
如果术的去路遇到阻碍时,就要在接触点加以渗透之意,使对方的身体不适,甚至失中,给发劲创造条件。这就是术的功用。
掌握了这种术之后,还必须运用自如、随机应变、一触即通。这样就自然逐渐由大化小、由小化无地消失了。
以后再把术与招融合在一起,使招中有术,术中有招,化于无形。
外与内的关系
“外”指外形,就是拳架。练习拳架是动的开始,是有形的,姿势是应敌的招式,拳架是运动的路线。练拳架必须明确练的方向和目的。运动拳架是知己之功夫,它是为内功服务的,是受内功引导和支配的。
“内”指内功,也就是太极劲,是神意气的化合,是无形的,是应敌的术法。用神、意、气贯穿外形,即拳谱所说的“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它是运动拳架的根源。有了根源,还必须以外形来配合,运用姿势,指出方向,开出路线,这样内功才能得到通畅和开展。
以上所讲就是内功与外形的关系。练拳要练到内外相合,招术相合,把内与外,招和术结合溶化在一起。
八、开与合
【汪永泉老师谈太极拳的开与合:】开与合是练习太极拳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好似人的呼吸一样,一时也不能停止。故拳经上把练拳比如长江大海一样,要滔滔不绝的流动着。这就是练太极拳的基本功。否则就不能把拳练好。
“开”:练太极拳当中,必须分清内功与外形的两者关系和要求。
先讲一下内功的问题:在开始未练之前,先要把意、气放松,舒适下沉。姿势一动就要求内气先动,内气先要传散至全身。故拳经上讲:在练拳时要气遍周身不稍滞。内气先要得到舒适自如来运动姿势。
拳经上讲:练太极拳要在“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的要求下来运行拳架。对于内气的练法,气一动就要发于中、形于外、达于四维。就是要以内气运动姿势,而不要用姿势,要内气的供给。因此内气才能得到自如舒适、平稳、自然发展。
如发现内气不够供给姿势之用时就不要勉强要求内气供给。同时在锻炼当中要使内气不受损伤,在开展姿势时不许过或散,为了保证内气平稳。
所以拳经上讲:每个姿势都要“不即不离”,就是说姿势两端(即劲端和劲源)都要有圆活之圈,以保持内气的圆活不外散,必须用适当的内气运动姿势。
再讲一下“开”在外形上应如何练法。外形是指身形和四肢而言。凡身形与四肢一动都是与合与开分不开的,皆属于开合之内。
上边说过姿势一动就必须有内气的供给。所以,要用内气领导姿势,因此姿势运动的好坏都是与内气分不开的。因此运动姿势一动一静都要内外配合适当,所以锻炼时要开中必须有合意,在合的当中必须要有开意。熟练后才能做到开合听自由,才能使内气得到圆活舒畅。
练的方法要开展姿势,在未动之前,先要考虑自己今天的内气是否充足,是否能够适合运动某种姿势为宜。
因此必须懂得在练的当中什么是伤、什么是养,明确后才能保证内气不受损伤,才能得到养。
“合”:是收回的意思,也就是复原的意思。在练习当中有了合才能使内气得到舒适、变换自如。所以在练习姿势时若开中再开就离了劲源,姿势落后,意气脱散,再保证不了内气的圆活。若长时期的练习使内气受损,有伤身体。
在练拳架时无论动作大小都必须随着开与合的支配,要做到开合听自由才能把拳架练好。
开与合的关系:开必须有合,如同呼就必须有吸,有动就必须有静,这是自然的。
内气是依靠外形姿势的开合来表达。舒适与通畅,外形姿势的开合是依靠内气的供给,要明确是谁先动的问题,先动者为主动力,为领导者。但是都要受意的支配互相结合起来。无论姿势大、意气小、姿势小、意气大都可以。
但是内气与姿势配合的远近,应用的时机要看谁的功夫熟练,谁就不受人所制,就能占先手。
开与合的关系
每个姿势的一动必须有开合之意。开是内气先开,合是内气先合。
因外形受内气的支配而变换姿势,所以每个姿势的开合,都得有充足的内气供给。
进一步还要懂得姿势的开合是有形的,内气的开合是无形的,要把外形和内气溶合在一起,听从意的指挥,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达到开合自如的目的。
懂得和掌握外与内,开与合的关系后,在运动拳架时,姿势可做到可大可小,大小由之,轻灵变换,动静自如。
应付对手时,如影随形,得心应手。这就是拳谱上讲的“动中求静,静尤动”的道理。把动静开合含于内,是由有形的动化为无形的动,内气随着外形的运动,开合运行。
最后把外形和内气化合归一,溶合一起,于是“无形无相,全体透空”,这时心性才能达到动中的静,静中的动的自然境界。
于是,筋骨得到了锻炼,血脉得到了周流无碍,意气得到了舒展,呼吸得到了通畅,体内的新陈代谢得到了加强,这就是太极拳的养生之道。
九、太极拳架种类
1、养生与技击
【汪永泉老师谈太极拳的技击与养生】现在流传下来的太极拳,是一种混合的拳架,内容非常丰富。若经常锻炼,对身体却有很大的好处。
凡是练习太极拳的人,都有一定的要求,因要求不同,所以练法也就不同。例如:养生和技击这两种不同的要求就有两种不同的练法。在练习时必须把这两种练法分清,否则就会在养生练法中求技击,或在技击练法中求养生,这样练下去不但达不到要求,还会起到副作用,走向歧途。
所以必须把以上七步练习方法和步骤练精通,才可能逐渐认识到这两种不同的练法。
明确了技击与养生两种不同的练法,就会知道怎样是伤,怎样是养。把养和伤分清以后,还需要考虑本身体质的强弱和是否患过慢性病以及病的类型,就是说要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练法。
在练习养生拳架当中如果还有技击的身形、手势,本身的内劲即神意气就得不到舒适通畅,内气就得不到增长,达不到养生的目的。技击的拳架如果没有充实盈满的内劲配合,技击的手势就得不到轻灵变化、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就说明技击与养生是分不开的。但是在锻炼时,要分清练习方法,然后再混合到一起,才不致有伤。
为什么拳架套路中没有把养生与技击分开来学,要知道在练习时,一动之中就有与技击与养生的练法所以必须先懂了理论,自己在练习中去分析,只有在练习中去摸索,才能得到。
太极拳的门户虽多,内容却都是在讲究阴阳相济之理,各派拳架姿势虽繁,归纳起来,不外乎养生,技击两种。养生拳架求得是知己之功,技击拳架求得是知彼之功。
2、技击拳架与养生拳架的不同要求
(1)、技击拳架的开手要小,要求小巧灵活,身手相合。养生拳架的开手要大,在求舒适开展,以身带手。
(2)、技击拳架要求螺旋,侧面向外开手,练的是球心,求得是钻翻劲。养生拳架要求圆活,平面向外开手,练的是球皮,求的是松沉劲。
3、技击拳架是小换腰,要求实腿能抬,走架时如脚踩荷叶。养生拳架是大换腰,移动重心时,要虚实分清。
养生拳架
【汪永泉老师谈养生的练法】大家应该知道,现在流行的太极拳架的每一个姿势动作本来都是应敌之招。在理论上也不外乎如何使用招和术而战胜对方。所以通过一个时期的练习,便自然走向技击的途径,就失去了养生的意义。太极拳这套技击的套路中也包括养生的一面,要想在技击的套路中找到养生的练法,就必须把养生与技击两种不同练法分辨清楚。否则,就不能达到练拳的目的和要求。
养生的练法要注意两点:
第一、在思想上必须明确自己是养生的拳架,因此不准带有丝毫应敌的思想,否则就不可避免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技击的练法。
第二、在练习套路时,在外形上要注意每个姿势都要不追、不贪、不过、不散。如果违背了这四种要求,就会使姿势走向极点或失中,使肢体停滞不通。拳谱讲“每个动要不即不离”。就是说每个姿势不要做不到,也不要过,运行时就能防止停滞。培养内功必须使神、意、气内含、不外散,在内气配合姿势的开合时,注意不要因姿势的开合使内气波动太大,在任何姿势下,要始终保证内气的舒适自然和动静自如。拳经讲“静中触动动尤静”就是这个意思。还要注意久动生阳,阳尽必伤;久静生阴,阴尽必虚。所以一定要动静皆宜,阴阳相济,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在运动中要虽动尤静,舒适自然,严格按照养生拳架的练法。才能有益无损。
养生拳架是为了健身,所以,练拳时一动一静都比必须合乎养生的要求,决不允许把技击的身形手式掺杂其中,养生拳架对身形手式的要求是全身上下、左右、前后都要松沉圆活,也就是全身要有球形的感觉。练拳时凡是开手,都必须以平面向前,神、意、气向四周膨胀,但不能许超过球皮以防外散,要保持开中寓合之意。凡是合手,球形要缩小,神、意、气要收敛,但不得萎靡不振,要保持合中寓开之意。总之,每一姿势在运行中都不要离开圆形,要求做到前进、后退皆能旋转自如。在姿势变换时,球的大小可涨可缩,但不可失去圆形产生棱角。这样练习,内气自能舒适自然,不受姿势变化影响,不会憋气,就可达到健身目的。
太极拳内功入门
【汪永泉老师传太极拳用功要诀】逢用功时,先要平心静气、头正、项直、二目垂帘、鼻引清气、叩齿漱津、舌舔上颚、两肩下垂、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含,使气易于下沉,胸忌挺起,挺出则气擁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自能拔背。后立三关,不可有靠山探海之势。三关者,玉枕、夹脊、尾闾是也。腹内诸部松动,将气用鼻吸入,再用意徐徐送至丹田,然后用鼻再徐徐呼出,往来息之不断,为筑基。两手与胯松接,两膝从容要直,双腿要开,双足前后要直,腿脚开度与肩宽窄相同。气沉丹田后乃无我无为,成精神统一状(以上为太极拳预备式)。后,两目自然平视,两臂轻轻上提与肩平,继续运行各式,纯任自然。
此拳每式到处,神意气亦随之而行。周身运转,连续不断,乃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收势时气沉丹田,与静坐无异。若功纯者,可得功成大用也;功不纯者,亦可延年祛病。
拳功用毕,务要轻步运以活筋络,以防在运动时不够通畅,在身体中有部分停滞之病,日久有损。势在吐纳之术以调息。此拳别无它损,以此拳作养生健体之用,非口传心授不能学也。
【太极拳预备式的要求】
1、身形直立 自然舒适,不偏不倚。
2、虚领顶劲 在不用强力的要求下,头顶轻轻竖起,有将全身由头顶到脚心调直之意。
3、气沉丹田 意气放松,下沉到腹腔,横膈膜自然下降,胸腔宽畅,呼吸自如,一切姿势不会受呼吸的影响而僵滞。
4、松腰松胯 先调直脊柱,腰间一段不得前俯后仰,脊柱才得正直自然,旋转灵活。尾闾要虚线向下,垂直到地,两胯得以轻松。
5、两膝微曲 因为两胯自然得到轻松后,就很容易把腰间灵活意识输送到两腿。经过双膝微曲(即开通之意)不受强力所滞,才能将灵活之意送到脚心踏实。若双腿感觉有压力,可将全身的意气略向上提(立三关),使双腿不感觉有压力为宜。
6、脚心平踏实地 要将全身重心,通过腰胯膝输送到脚心,平稳踏实。注意不可用强力着实,仍需保持意气通顺,轻灵变化圆活之意。
7、全身肌肉放松 要将全身和四肢肌肉放松,任何部分都不可僵滞。因为外形不僵滞,内气才能自然舒适、平稳圆活,才能以气运身。
技击拳架
【汪永泉老师谈技击的练法:】 首先,要把技击的姿势学会。技击的某种姿势体现的某种劲。例如:掤的姿势要用掤劲,捋的姿势要用捋劲。利用各种姿势按照八字诀的要求,把八种学会,然后在练拳当中,通过肩、肘、腕、手任何部分都能随机应变,灵活使用这八种劲。所谓八八六十四手是对八种劲的灵活使用。在运动拳架时必须使这八种劲通过身形输出手外。在变换姿势时,再把输出之劲接回来,以免伤气。
技击拳架是为了防身,所以在练拳时一招一式都必须合乎技击的要求,同样不可把养生的身形手式掺杂其中。
技击拳架的练法中有一种是架式强硬,用劲明显,出劲较直,将本身已练出的有力的劲,从劲源贯串于手,动作虽有转动,且能内外一致,将实力用于技击。这种练法较古老,偏重于实,以年轻人学之为宜。但若要提高,还需有一个入化阶段,即要在虚的方面下一段相当长的功夫,才能达到化境。
另有一种练法是在架式上用劲明显,出劲较直,而无转动和内外一致,变换较迟,只在招上用功夫,在术上不作要求。持这种练法的人,多为练过长拳而后改练太极拳者。他们往往把长拳的练法和用法结合着太极拳的理论而练,成名者亦有之。
而于练习拳架时,把拳架练成大或小、高或矮、长或短、快或慢、硬或软、开或合,或者从拳谱理论中,选出某一项,作为用功的途径,特别下一番功夫,练出一技之长,这只能算是太极拳全面发展中的一项,不足以单独称为技击拳架的一种。
1、技击拳架对身形的要求
练习技击拳架,要做到沉肩坠肘,气沉丹田;两膝微曲,松腰松胯,全身肌肉放松,两足平踏实地,下盘要稳固,但不许蹲桩,便於脚步移动的轻灵,还要含胸拔背,胸口对着膝盖,在移动重心时,胸口也要找准膝盖,立三关,顺项贯顶,开档,垂尾闾。
移动重心时,裆劲要随时调整。在发劲时,裆要往上吊,要手足相合,肘膝相合,肩胯相合,变换姿势要小换腰,平送腰胯,实腿能抬。走架时如脚踩荷叶。
2、技击拳架对手式的要求
双手在前,形如螳螂,以保护自己中心,手指尖与头顶相平,肘与肋平。要求手能护头,肘能护助,肋能护腰。这就必须开肩窝,松膀根。练拳时,两手不得用力,否则就达不到轻灵。
要明确手是手,腰是腰,要截然分开,不能合在一起,每一个姿式的开手虽然小,但意要大,出手的方向要开展,开始时,距离身体要近,但不能贴在身上,要从中心出手。然后以肘送手向前开手,眼神随手走,出肘要与肋平,以使腰劲蓄足。
①、开手的身形手势
开手时要有开手的身形,除符合上述对身形的要求外,还要节节贯串。发劲时,全身手、足、肩、肘、胯、膝、腰、神、意、气,全部集中在一个点上,全力向外发劲。
同样,开手时要有开手的手式,除符合上述对手式的要求外,并要从侧面向外开展。
②、合手的身形手势
合手要有合手的身形,除符合上述对身形的要求外,还要全身放松,向四周转圈。
合手要有合手的手式,除符合上述对手式的要求外,还要先错手再合手,以防把对手的劲引到自己身上。
【技击的身形手法歌诀】
手式如刀锯,身形似猿猴,
进退无定形,全在当中求。
手无定向身无形,动中求静是万能。
动开静合随机用,混元一气是大成。
手如刀锯身入猴,辗转跳跃不停留,
千着变化中心在,全在一接点中求。
手无定向身无形,身手配合自然灵,
手无定向非乱动,身无定形是不停。
拆手分劲是真传,拆手并非用招揽,
分劲原为求配合,听懂彼劲是根源。
拆受分劲是神奇,身形手式似若非,
若在招中求下去,难得术中化为空。
十、懂劲
要能掌握知彼之功的要求,就要学会“懂劲”。懂劲是练技击的一个主要阶段,是知彼之功的起始。懂劲指的是在于对方接手时,通过与对方的接触点,听出对方发劲的劲端,也就能同接听到劲源。这是学习懂劲的入门之道。接触点可分为中:力点、滞点、停点、滑点、倾点。
接手时,对方有计划、有目的、主动地、有方向地向我发动,不论对方发来的劲是有形或无形的;是带着功夫或只是手式;身力大或是力小;是突然的或是渐进的;是乱动不停的或忽隐忽现的等等,以上各种发劲的方式,大部分是在对方身体中都有一定的劲源。这种发劲用招的多,用术的少,其接触点均可谓之点。接此力点时,必全身松开,不要受对方力点的影响而使本身僵滞,必须轻灵变化,徒眼要活,接劲要果断。要从接点把对方劲源听准,由侧面击之,若一击不中,可接连两、三击、一击要比一击紧。若在出劲中有不适处,及时松开,另换姿势接,如新接。
对方在处于被动不得已情况下,就会反映出各种点,如滞点、停点、滑点、倾点。这些点在人的身体中是没有劲源的。揉手时,若遍到以上各点。因其没有反应力,很难借用,因此,发劲时要严防产生对手的重力和自然倾斜力。
1、手、腰、肘、腕的用途
手:手为腰的前导,如同蟋蟀的两条须,负责听劲。要求轻灵松软,听从腕肘指挥。一旦得机得势,便为腰劲指出方向,两手和对方接触时,永远是螺旋劲前进。
腰:腿是手的后援。在任何情况下,腰劲都要蓄足。一旦前手指出方向,腰就能及时发劲,同时,腰还要能提膝提胯。
腕、肘:
腕肘是腰的护卫,负责封门,保护中心不受对方侵袭,应付对方强力。如对方强力特大超过腕部应付能力,则腕一动即可甩开不要,对方必然因此失。如遇对方实劲(真硬功)反应后,迅速听清对方重心,并随其反应使对方失中,如对方反应为局部(假硬功),则要继续引放,防止对方趁机入侵。注意切不可用腕肘去侵袭对方,否则自身必被对方顶起失中。
2、静中求松法则
先梢后根 一般讲放松,指的是全身放松。但是全身如何放松?放松到哪里?所谓放松,不是为放松而放松,是要把腰劲放松出去,送到对方身上去。腰把腰劲送出去,腰必须放松。松腰,前胯先要放松;松肩胯,腰膝先要放松;松膝肘,手腕、脚脖先要放松。由此可知,要全身放松,就要先从梢部放松;先手腕脚脖,再膝肘,后肩胯,做到了这些,腰劲自然能通过接触点松沉到对方身上去。
3、动中求松法则
练拳时侧面向外开手,揉手时以侧接侧。
在运行拳架时如何保持全身放松,就是要做到在开手时没有平面,每一开手都是侧面向外,这样梢部永远是松的。要揉手时,不用平面去和对方接触,而要用自己的侧面去接对方的侧面,自然周身放松,轻灵圆活。
4、招与术
技击原为应敌致胜之用,用时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招,一种是术,合起来称为“招术”。
招:凡是招都属有形,是在后天强力的基础上,用种种不同的招法应敌致胜,近似长拳技击之法。一般是用某个招法控制住对方某种身形手式,或是某种强力。这都有形可见,是以自己的外形制敌外形,谓之招法。
术:凡术属于无形,是一种内功,是本身神意气的化合。凡是用神意气胜人者皆属内功,属于术法。本身经过锻炼,充实神意气,再用意、气侵袭对方的内气,进入对方体内,达到侵袭目的。
因此,技击拳架练到一定程度,必须要拆架子,也就是要把“招与术”内功与外形拆开来讲,以便能使学者明确求的是什么功夫,在练拳时求的是招还是术,是内功还是外形。当然应敌时招与术,内功与外形是密不可分的。术是招的后援,招中必须有术;招为术开门找方向,术中必须有招。外形若没有内功指挥,必然无法取胜;内功若没有外形运转指路,也无法发挥威力。
总之,要明确,拳架是将前人的应敌之招编制而成,这些招都是前人用过,证明能胜过某招的招式。但是,这些招,只是外形的应用,是定型的单纯的招,不一定能完全适合应敌之用。因此,必须招中有术。术是内外相合的功夫,内气与外形结合起来,贯串到招中去,这就是招中有术。由于术是本身神意气的化合归一,用到知彼之功中,这个术,就是灵活的、变化无穷的、随机应变的,能应敌变而变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此,在练习拳架时,既然明确了用的是招,就应在招中求术,且不可在招中再求招。
十一、技与击
老师祖为了适应学者需要,把太极拳养生和技击的拳架以及身形手式予以区别分开,其中养生之道普遍传下来,而技击之道只传给子孙和少数徒弟。所以后辈真正得到技击之道真传者,除杨氏子孙外,确实不多了。
技与击必须分开来学,对这两个字的意义,功能和用途,要有准确理解和相当功夫,还要通过长时间的实战,久而久之,经历越多,越能体味出其中奥妙,增加功力。
1、技
技者,技巧也,技巧是“懂劲彼阶级神明”的一种表现,必须在懂劲基础上通过不断研究熟练使用才能求得。技巧是功夫和实战的结晶。技巧的运用是无止境的,其主要功能是要解决与对方一接手时所产生的问题,接点不接面。
接点不接面
【汪永泉老师曰:】注意在与对方接手时一定要点不要面。就是说接触点的面积要小不要大。如果接触面积大,很容易把拙力使出来,就变成了力与力争,给发劲造成不便。如果接触点小,对方不易听出自己的劲源,而自己却要在这很小的接触点用自己的手势听懂对方的劲源,问通自己去劲的路线,再把输出之劲渗入到对方的体内,加以控制,对方必然不适。这是准备发劲的第一点,叫做影响对方。
当对方感到不适,必然要用力作出反应,这是可利用对方所反应之动向,顺其来势,加以牵引使之延长,控制对方,使它失中,这是准备发劲的第二点,以上两点在发劲前必须做到,然后才能发劲。
在与对方接手时,要接点不接面。面就是对方出劲的面积,点就是对方出劲的集中点。不论对方所出劲的面积有多大,它必然有一个集中点,该点就是对方的中心。重心集中点,是对方的实点,也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点。我们要用自己的虚点去接对方实点的侧面,并及时把本身功夫渗到对方的劲源处,或引或擎,均在于此。所谓引,就是顺对方来劲的方向,引向自己的空点,使对方出劲落空,陷于失中状态。所谓擎,就是在当对方所发出的劲落空一半时,向其实点的侧方击之。此时应注意,不要让他完全落空,(因)为完全落空就无法借力了。此即拳谱所说“引起彼身借彼力”。
总之,一接手,先应使对方不合适,继而失中,如果在接手时,对方不给我们所要的点,或是变化非常快,可任其自由自在的去变换,不要追随,等他再向外出劲时,重新按上述点接点的方式接手,用自己的虚点去接对方的实点,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1、对方既不容易听出我方发劲的点,即劲源,又不容易听出我方劲的方向。
2、不容易引起我方自身的失中。
3、不受对方来劲的欺压。
4、对方向我方进击时,找不到发劲的方向。
可见接点不接面优点多,但是难度大,须有名师指教,自己也要下苦功夫。如果只根据个人所好去用,势必偏差丛生。接手的问题,乃是练拳一生的结晶,既要求具备知己之功,也要求具备知彼之功。
接点是在懂劲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接点必须渗入。渗入的深浅,渗入的时机,是否能渗入到劲源处,是否能影响到对方的失中,这些都要很好的解决。起码要能引起对方感到身体不合适,此时对方找到的合适就是就是对方的中心,因为对方从不合适中找合适,自然会把他的中心送到我们手中。这时正是出击的时候。但要由接点渗入到对方劲源处,是要具备劲渗透劲功夫的,功夫纯熟后,还要把渗入的功夫由向劲源渗入而进一步向劲端渗入。也就是说接梢也能渗入,这样才能达到轻灵变化的境界。
一接点中求
与对方一接手,要接点不接面。接触的面积越小越好,在这非常小的点上,要听出对方的劲源,也就是自己要击发的落点。由接点到落点这段距离中,要把自己的巧直接贯通,并要通出方向。
这时要注意对方的发劲,若感觉到自己贯通出的劲在对方身体中遇到障碍时,就是对方的劲正在运作。有几种情况:
1、在接触点上,听出对方要发出的劲尚未发出时,则应当用自己的侧近击对方的劲源。
2、若听出对方要发出的劲力已发出一半时,则应当把对方的劲端引向自己的虚点,使对方失中。
3、若听出对方要发出的劲已完全发出时,但并不影响自己的中心,则应当错开对方的劲头,由实中找出对方虚点,把自己的劲贯通到对方的落点而击之。
为此,必须做到:灵机于手、灵活于腕、劲发于肘。这样才能懂劲,才初步具备和对方接手的条件。
灵机于手
於对方一接手,在这很小的接触点上,在极短的时间内,要听出对方的劲源。若接的点不合适,要及时变换,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点,也就是能贯通的点,谓之懂劲。
灵活于腕
腕要与手协调一致,听出手接的劲合适与否,判断要或不要。如果不要,腕一动,把对方的来劲引向其它方向,使对方失中。谓之化。
劲发于肘
要用肘给腕、手做后援。手若问通路线,肘就要及时把劲输到手:腕若把对方击来的劲头化开,肘就能及时出劲还拳:若腕一活把对方的来劲引向虚点时,肘就应及时配合去路,引出方向。
一接点中求歌诀
上下含于内,往返在其中,
漂浮求奥妙,混元易理通。
接点不接面,接面两不便,
偶遇面碰面,及时松开变。
点劲原理
点劲原理最易解,如同竹竿点圆球,
点得球皮混无转,难得球心莫追求。
欲得球心不非难,刺破球皮球难转,
球停自有重心在,再等球动刺位还。
点到重心要漂浮,听出彼劲是要求,
点劲原来为懂劲,一切全在下手求。
下手得点如新接,变何方向要识别,
要何点法须慎重,变换虚实要灵活。
点劲
虚点不过腕,实点一贯串,
点到重心时,换点位不变。
点劲如针刺,刺皮不刺骨,
皮骨本相连,刺骨皮自堵。
点劲若遍千斤重,点位不移待敌动,
敌动虚实必自露,扭转方向返回刺,
再次仍过重心时,屈指引起加弹刺。
点位
面中寻点点有面,面中点,点中面,
面中得点待敌变,点中遇面即时断。
点劲一发如闪电,断劲严防面碰面,
若能一接就是点,屈指引起再点断。
面中点,点中面,面中有点点有面。
面即点,点即面,点面混合不须换。
点变面,面变点,悟透点面理难辨。
由面变点是神奇,变得对方无所依,
纵让你能千著变,此时也难在转换。
点是螺旋的结晶,面是意气的边垣,
若在外形求下去,枉费功夫莫猜疑。
2、击
击即打也,当发现对方劲源后,必须使用粘连劲,在粘随情况下一离,也就是一断,这一断很重要,拍劲,断劲都由此产生,断开以后再回去。
击劲
击劲分五种:(一)问送、 (二)断拍、(三)点断、(四)弹劲、(五)冷劲。这五种劲互有关联。
【汪永泉老师论发劲:】太极拳发劲有两种:一种是静发,又曰定发。一种是动发,又曰活发。
定发:定发是以对方不懂脚步谓之定。学发劲必须先学定发,定发乃学发劲之基础。
定发有五种:(一)问送劲、 (二)断拍劲、(三)点断劲、(四)弹劲、(五)冷劲。学揉四手时必须先学掌握对方的旋转和开合的内外相合,方能懂劲。
初学发劲者应先学问送劲,再循序渐进。因为问送劲是学习各种发劲的基本功夫。
(一)问送劲
【汪永泉老师谈问送劲:】试用悬挂之古钟为例,因钟的中心有一条垂直线,下有钟锤可以旋转。钟线可以上下纵伸。因此用此例代替人的身形而说明之。下有钟口即是胯圈;上有钟蒂即是肩圈;中有腰圈。现在把垂直线分成五段,即五点示图和说明如下:(以上只是为定步揉手而言)
活泼:活泼乃是定发之精华。在在着手时必须听劲敏捷、轻灵、变化要快。因活泼均在脚起脚落之间而决定之。所以必须熟练活步推手方能懂得活泼之要领。例如在活步推手时,对方甲脚一起而未落地之前为活泼,甲脚一落地乙脚未落地之前即是定发。活步推手一定要掌握对方之脚步,注意定发与活发之规律。所以严防对方在脚步上取巧。练武者有脚进一寸手长一尺之说。
一、钟内钟锤的垂直线分为五点部位和名称如下:
顶点、上死点、灵活点、下死点、下垂点(钟锤) (从上到下)
根蒂一点在咽喉下,名叫顶点。
上死点在顶点和灵活点之中,名为死点。
灵活点在垂直线正中间,也就是对方的腰围的中心,名为灵活点。
下死点在灵活点下,下垂点上,名为下死点。
最后一点即钟锤,名为下垂点。
二、各点的性质和作用如下:
1、根蒂一点在咽喉下,名叫顶点又叫(决命点)。因该点在咽喉下乃点穴之门,位于正中不易摇动,乃技击时著对方全体变动之准星也,就是发劲之准星。
2、上死点:该点因受上点的固定位置之影响,动量较滞,所以就是死点。因在正中间的灵活点之上,所以叫上死点(也就是发劲之点)。
3、灵活点:位于垂直线正中间即腰间。此位置旋转变化最灵活,最难控制,因此在发劲中用该点为问点,发劲时必须把该点问出反应后再击死点。在问时必须用手式即颤动之意,也就是使问劲无定向方能得意。
4、下死点:位于垂直线下部受到钟锤线下坠之重力影响,动转变化不大,所以名为下死点(也就是发劲之点)。
5、钟锤:位于垂直线下端,钟的下口之中,又位于两胯之中最为重要。又是全身的中心,因它一动影响全身,所以一般练太极拳的把它作为稳固下盘之用。因此最难练活,若求练活,非有真传不能得也。
三、点和点得互相关系和变化如下:
各点都位于一条垂直线上,互相都有连接关系,例如:上死点下是灵活点,下死点上也是灵活点。因此两死点都含有灵活点的一半,一旦被击中时都会受到灵活点的影响而变化灵活。假设上死点若变化灵活时顶点就会有停滞,此理必然,此时必须照顶点而去之。若下死点为灵活时,灵活点就会有僵滞,此理与上同,此时非照灵活点而击之无碍。
四、点和点相连
一条直线上某个点一旦被击必扯到上下两个点。因此,点和点相连之间的直线必产生弧形,应如何打法?例如:顶点和下垂点产生弧形时,两死点位置不动,必须由原垂直线到孤线的最弯度之距离用弹簧而问之,引出弯度之反应后再照死点而击之。若顶点和上死点产生弧形时死点必移于孤线最弯度,亦用弹簧而击之。以下若点和点中产生弧线皆同。
五、垂直线仍生弧,但弧线松软应如何问发
甲、必须照生孤线后产生之死点不击,而点之使孤形回应的大小而判定死点是否移动。若回应不强,不可强问,因松软之劲不可轻视。
乙、若遇此松软之劲,可用其他击法而击局部,使对方不得已,急欲回到垂直线来,再照死点而击之。用孤形线不是常用之功,可作一时之用。
六、接触点部位的变化及路线方向
甲、与对方一接触就应把对方最突出之顶点听清,当作一圆球来接,利用该球的旋转方向找出问点和击点的部位。此时用自己放松之沉劲向点突破球皮、渗入到对方的体内(即是压缩弹簧),通过路线达到问点。对方此时必感到不适,会自然变动,对方一动把原接之顶点用手式一倾,但手式不要回,只是把渗入之劲吸回,此时对方的德反应必随之而出。若把反应出之力完全放出落空(即是吸定)。若放出一半而击之即是送劲,就是在手式一倾之际急速把手移到发劲点部位而击之。
乙、用手式接到问点时通过渗入找到击灵活点的路线,达到灵活点后及时变为平线的方向而去。此时经过对方不得已的变动时手急松开,放过对方所发出之力的方向,再照原听到的击点而发之。但发出之劲方向要平。
接触点当作一个圆球接,圆球任何转动击点和问点的部位不变。
七、接触点必须掌握分清敌我,若有变化时怎样掌握如新接
甲、与对方一接触就应用自己的手式的侧面来接,在未着实之前就应即时听清敌劲的去路。若敌劲与我中心毫无影响,自己不要妄动,否则反给对方暴露出自己的缺陷和劲。若一接手影响我中心时即时用手式错开直线,隐起中心,使对方来劲落空。注意:一定使对方落空一半,作为发劲之用,这就是拳经:“化即是发”之句。若学掌握化发,必须先学在接点上分清敌我,毫不被敌劲混合。
乙、在对方手式上若有任何变动时都不要被敌之变动所影响。若对方变化灵活,速度很快时我的变动在手式上可以是似离非离,掌握对方之定向或用点定和吸定均可,不要轻易问之(就是当场注意莫轻拿)。此时在接触点一接时就要听清问点和发点的方向,如不能听清要快离开或再问几次均可。但一次要比一次跟的紧,使对方暴露出部份停滞即是定向。此时一定要在发问和送劲时就要利用这定向控制对方全身,即是使对方不适而动找出问发点,否则就必须用断拍和点断而击之,因此定向变化很快,当时不能用问送劲。
八、三不打
甲、对方垂直线软活,各个点都问不出反应力时,而自己的点问之劲被对方听清,或陷入虚空。如发现此种现象即是对方的功夫比自己高深。
乙、如不见对方的垂直线有方向的乱动不稳,钟锤上提、下垂、旋转不定等。及对方有特种功夫,不可轻易问之。
丙、一接手听到对方的垂直线粗大、膨涨力强,虽经点问而对方稳重不动,此人必有气功,不可轻易问之。
把自己用手式发放出去的沉劲,通过接触点(这就是问点)突破球皮,渗入到对方体内,谓之渗。
把自己渗入对方体内的劲用意念传到对方的灵活点,这就是问的路线。
再向对方灵活点后水平线穿过,这就是问的方向。如此有问点,有路线,有方向的用劲,谓之问劲。
把自己渗入对方体内的劲,用自己的手式一倾,吸到手心中来,此时对方的反应自然随之而出。若使对方的反应力完全放出,再把它引到自己的空点,谓之吸定;若使之放出一半而击之,谓之送劲。
1、断拍劲
【汪永泉老师曰】断劲的意思是断开、不等于离开。故拳谱讲要“劲断意不断”,断劲必须是在粘黏连随的基础上开始断劲。断劲的距离只许在中指尖与中指根之间产生断劲。例如发断劲如投石,断时形势好,故发断劲时往往带有拍的意思。所以拍到他身体上不允许伤皮,而要伤内。
2、点断劲
点断二字紧相连,其中奥妙仔细研,灵活应用须口授,学通点断是真传。
【汪永泉老师曰:】因拍劲影响他的内气,他必有反应。要借悖反出之劲的方向,顺其来势和去路吸引,谓之断吸和断引的手法。还有用手段憋住他的内气,谓之断截。断劲如断得机得势,如要发劲还必须用手法一动,找出他的缺点而发之。
断法有各种情况:
1、断离
点劲在接触点证上一离。这一离要求在末离之前,必须把点劲渗入到对方身体各部份,突然一离,使对方感觉一空,必然失中,此即“劲断意不断”。
2、断吸
在对方发劲前,根据对方来劲的方向,用断吸将他要发出的劲全部吸出,只是把对方的劲吸在手中,含于掌心。
3、断引
把对方要发出的劲,引向空点,要在对方劲端之前引之其实延长。在断引时,随时都要控制住对方。
4、断含、5、断移、6、断分、7、断截【汪永泉老师曰:】还有用手段憋住他的内气,谓之断截、8、断拍、9、断弹、10、断冷、11、断发
3、弹劲
按字意解释是在用时要先有蓄力,而后弹出。弹劲要有弹簧力。弹劲是在姿势被动,不得已时突然弹出。要有力,但是要伤皮不得伤骨。弹劲必须要带动中心。
4、冷劲
冷劲属于击劲之内。发冷劲是突然的,是在对方不得已和不能防备之处突然击之。发出击劲时到对方身体上不伤皮肉而击到内脏,使脏腑损伤。若击到四肢上,使外边不伤而伤骨髓。但是,自己在身上多偏于用手背发击冷劲比较顺利,不可轻易用之。
5、平劲
平劲分实平、虚平两种
1、实平:实平是有形式的练习,在练习拳架时,每一动作,由起式,运行到姿势的终点,都要以平为主,不论身形手式和姿势高低,都要平线对准要去的方向。这是有形的平线,谓之实平。
2、虚平:虚平是无形的,一切都是假设的。在练习拳架时,每一个动作的外面都需要有一个假设的平点:随着姿势高低和转动,在手外也都要有一个平点。手和平点当中是意,即似接非接,似连非连,忽隐忽现。主要是要把平点放到虚点上去,不要让平点碰到实物上,因此平点必须轻灵变化,但平点虽轻,却要无坚不摧,使出要有力。
平劲的使用方法
1、平引
手得到平劲后,听出对方出劲的方向,“顺其来势力,引之使延长”。不要使对方劲力完全落空,手中掌握的平劲,应保持存在不变。
2、平纵
手得到平劲后,听出对方出劲的方向,在对方劲端处,用自己本身平劲,旋迥逆流,朝对方劲源击去。
3、平横
手得到平劲后,听出对方出劲的方向,在对方劲端处,用自己本身平劲的方向引之。
4、手得到平劲后,要时时掌握住对的劲源,随时寻找进击对方劲源的机会。去的时候,竖起自己的手肘,变为立圆就能发放出平劲。
手得到平劲后的击引放松
击引
若遇到对方掤劲的浮点上涨,必须击引手法,为了保持接触点轻重适宜,以不失平劲为要。必要时可将平劲位置变更(如新接)继续平引。
放松
若遇对方双手松放下后沉,最容易失去平劲。必须根据对方未下沉前的平劲位置不变,仍继续向原平劲的方向推进。此时对方下沉之劲会自然反应向上接手,我方就可把平劲位置移动(如新接),再向原平劲的方向放之。
【备注】揉手章节省略
(全书完)